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在思考问题方面怎样才能做到有深度?

在思考问题方面怎样才能做到有深度?

注:以下内容整理自网络

第一个方法:5why法

5why法,思考深度简单来说就是问题连续追问为什么,寻找问题的思考深度根源。

具体我们以例子来讲:一个博物馆的问题东边外墙面上有非常严重的腐蚀,需要经常涂刷新的思考深度油漆。这一天,问题博物馆的思考深度主管发现墙面又腐蚀的很严重了,现在他需要决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问题

1、思考深度大部分人的问题第一直觉是,那就再喷刷一次油漆呗。思考深度

2、问题有一些思维能力的思考深度你可能会说:“找出原因,为什么东边的问题外墙面腐蚀很严重?”经过调查以后,你发现,思考深度原来博物馆的清洁人员在洗墙的时候,用了一种高腐蚀度的清洁剂,这才导致了墙面的腐蚀,所以正确的解决方法应该是,在喷刷修补了这一次的墙面以后,下次清晰墙面换用低腐蚀度的清洁剂。你看,经过你的思维,你做出的决定就比直接刷油漆要强多了。

3、可是根据5why法,事情并不能就这么结束了。你还要继续追问:为什么这个清洁工要用高腐蚀度的清洁剂?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因为东边的墙上经常有很多鸟粪粘着,一般的清洁剂洗不干净。 → 为什么东边的墙上有很多鸟粪?调查发现,原来是因为墙上有很多蜘蛛,而这些鸟以蜘蛛为食,所以经常在墙附近活动。 → 为什么墙上有很多蜘蛛?因为墙上有很多小虫子,而蜘蛛以这些小虫子为食。 → 为什么墙上有很多小虫子?因为东面墙上有几扇窗子,傍晚时候博物馆里的光会从这里透出去,而这些趋光性很强的虫子就被光吸引过来了。

所以,正确的解决问题方法应该是,在窗户那里安装遮光性很强的厚窗帘,这样就能彻底解决问题了。你看,经过连续追问(5why法)以后,问题的解决方法已经和一开始完全不一样了——从刷油漆,变成了安装窗帘!这就是最典型的5why思考法。

当然,在具体的执行中,准确数字是不一样的,未必就是5,可能是6why,也可能是4why,8why等。那么,究竟要连续问多少次why才合适呢?追问的少了,思维就不深刻了;追问的太过,就无穷无尽了。一个合理的层次是:追问到问题变得没有意义为止。

比如上面的案例中,最后的结论是:东面墙上有窗户晚上透光,而虫子具有趋光性,所以飞到墙上来了。如果你继续追问就是:为什么虫子有趋光性?这个问题对于解决墙面腐蚀来说就没有意义了(可能对于生物学家还有意义),那么,追问到这一步就可以停止了。

第二个方法:5 so法

前面的5why法是从某个点开始向前追索,延长逻辑链;自然的,也应该有一个方法是从某个点开始往后追索,这就是5so法。

对于某个事情、原理或者现象,你问一个so(然后呢 / 那又会怎么样),这个问题就会带着你延长思维链条。

比如,新高考的政策之一是高中开始选科走班。So?其中一个回答是,班级的氛围、凝聚感、团结感会变淡。So?凝聚感减弱,学生的安全感减弱,心理焦虑、紧张、无助而又得不到足够的帮助。So?这些情绪会影响到学生的日常学习。So?在学习能力、自主规划能力方向上进行教育创业是一条可行的路。于是,你从一个普通的教育政策,得到了一个可行的创业方向。

这种向后追问的方法所训练出的逻辑能力,在许多领域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比如金融投资。比如几年前国家发布多个政策,多个场合明确表示要进行产业转型。So?新能源汽车是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So?新能源汽车将会迎来很高的产量爆发(新能源汽车股票值得投资)。So?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其需求量会暴增(锂电池股票值得投资)So?锂矿作为锂电池原料,起需求量会暴增(锂矿股票值得投资)

虽然实际情况更加复杂一些,但都是以此为基础而变化的。

再比如,高中地理。地中海是最大的陆间海;海水的比热容很大。So?冬天的时候地中海附近气温较高。So?地中海附近的空气上升。So?地中海附近气压较低。So?西边的海风吹过来,带来了湿润的空气So?地中海附近地区冬天湿润多雨这就是欧洲地区地中海气候显著的原因。上面一条逻辑连串下来,都不用背诵,自然就记下来了。

当你5why和5so用熟了以后,也可以混合使用,so、why结合。

电影的剧情大致是这样的:男主拥有穿越时空的能力,他可以通过阅读自己的日记,回到过去,改变历史。

因此,每当他对现状感到不满意,或者遇到了重大的危机,他都会选择穿越到过去,试图去改变历史。

但是,每次穿越回去,却都让他的现在变得更糟了。

怎么会这样?

明明有超能力,可以改变历史,对吧?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能力啊,但为什么,这种能力无法让他的今天,按自己设想的方式,变得更好呢?

因为这个世界,太复杂了,没有简单的因果关系。

比如,影片中汤米变坏了,男主就想回到过去,劝说他好好做人,结果却导致了对方的死亡……

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错综复杂的关系与结构,并不能做简单的因果归因!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孤立的个体。

明明是在解决 A 问题,结果却导致了 B 问题的发生。

比如,影片中男主想让女主的变态父亲放过女主,可没想到却让女主的弟弟从小饱受虐待……

再比如,你想增加收入,想给家庭带来更好的生活,因此,你努力工作,业绩也变得越来越好,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一切看似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可没想到,这却让你陪伴家里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导致妻子对你心生不满,你却觉得自己很冤枉,家庭关系出了矛盾,生活的幸福感反而下降了……这个世界,更不是永恒不变的静止状态。

明明把当下的问题解决了,却在不久后的将来,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比如,美国的次贷危机,将卖不出去的劣质资产,重新包装后,当成优质资产出售,本以为从此皆大欢喜:普通民众都能贷款买得起房,投资人和银行也都能因此赚到不菲的收入。

可长此以往,风险积聚,杠杆越加越大,巨大的风险,就像一根不断拉长的皮筋,终于有一天绷不住了,「砰」的一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就此爆发!

对策,有时候比问题本身更糟糕!

那怎么办?

用线性思维分析问题吗?

那你就看不清问题背后的错综复杂……

用结构化思维分析问题呢?

那你就看不到问题在时间长河中的持续演化……

面对这个复杂、动态、混沌的世界,你需要掌握一种全新的、更深度的思维方式:系统性思维。

一、什么是系统?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而是存在于一种叫作「系统」的东西之中,要理解什么是系统性思维,你得先理解什么是系统。

请问,一堆汽车的零配件,这是系统吗?

这个显然不是系统,这些零件我们称为要素。

然后,你可以把要素和要素,以一定的秩序拼接起来,搭成汽车的样子。

那请问,现在是一个系统了吗?

还不是。

在汽车不能正常发动之前,你只能称它为一个结构,就像是用乐高拼出来的一个玩具,只是把各个要素组合成了一个有结构的整体,要素与要素之间并没有发生互动关系,所以就不能称之为一个系统。

那什么才能称得上是系统?

当你把各种要素都组装完毕后,点火,汽车能发动,能向前行驶,要素和要素之间能够产生互相作用,整体能展现出一种特性和功能,这个,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系统。

重新梳理一下系统的定义:

由多个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一个结构,通过互相联系和相互作用,变成具有某个特定功能的整体,称之为系统。

比如说,人体有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城市里有交通系统、金融系统;大自然里的生态系统……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系统的 4 个组成部分。

1.要素

系统由要素构成,要素是系统中你看得见的东西。

比如,汽车动力系统中的各种零部件;血液循环系统中的血液、血管、心脏;学校里的学生、教师、教室、书本等等。

2.关系

关系,是要素之间你看不见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比如,两个人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合作关系、情感关系;汽车方向盘和轮胎的转动关系;也可以是规则、物理定律等等。

3.功能/目标

一定的结构,加上要素之间的连接、互动关系,使得系统成为一个具备特定功能的整体。

比如,汽车中任一零件都不能单独运动,但是组合成一个整体后,就具备了运动能力,可以以 200 公里/小时的速度高速行驶;

大脑的组成物质主要是脂类、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每一个看上去都很普通,但是以一定结构和互动方式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我们至今都无法理解的拥有意识和智能的大脑。

并且,同样的要素,以不同的方式,可以组合成不同的系统,发挥出完全不同的整体功能!

比如石墨与金刚石(钻石),组成它们的要素都是碳原子,但是两者因为碳原子之间结构关系的不同,整体呈现出来的功能性大相径庭。

4.环境

一套系统能否发挥作用,还得看这套系统所处的环境。比如汽车,在陆地上运行的时候,它是一套运行良好的系统,丢到水里或者外太空,这套系统就失效了,就变成了一堆废铁。

因此,当我们讨论一个系统的时候,不能只盯着系统内部,而是要把系统看作一个整体,看看这个整体外面的环境是如何的,这套系统是如何与外界环境互动的。

环境就是一个更大的系统,小系统相对于大系统来说,就是大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就像地球相对于太阳系,太阳系相对于银河系。

当把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它与大系统(环境)的互动关系,也要看它与大系统内其他要素(小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

OK,知道了系统是怎么回事,我们再来看什么叫系统性思维。

二、什么是系统性思维?

1.系统性思维是一种「基于要素之间关系」的思维方式

一辆车,200 万买的,撞毁了,变成一堆废铁,价值趋近于零。

一幢楼,500 万买的,地震了,变成一堆砖头,价值趋近于零。

是什么改变了价值?

它们的要素都没变,还是那些组成它们的材料,变的是要素之间的关系。决定系统价值的是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而非要素本身。

要素重不重要?

当然重要,没有要素就不可能有系统。

但是,比要素更重要的是要素之间的关系,你要学会看见要素之间的关系,而非盯着要素本身。

比如,由 10 个人组成的一个小型创业团队,你可以把他们看成是一个系统,每个人就是这个系统中的要素。

要素固然重要,你可以向谷歌学习,公司只招最优秀的人,让每一个要素都很厉害,可结果呢?你会发现成本越来越高,业绩却越来越差了,为什么?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我们先来说一说思考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碰到一个问题,大脑首先需要检索你的记忆库,开始理解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当你理解了这个问题,再从大脑中搜索与这个问题相关的记忆,通过信息的组合,变成了你的答案。


让我们来看两个问题。


北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Quel temps fait - il à Pékin aujourd 'hui?


先看第一个问题,我们来分解大脑思考的步骤。


检索你的记忆库,找到对应的语言,开始搜索记忆。北京,是一个地区,可以理解;今天,哦,就是我现在的所处的日子;天气,也可以理解,就是天空现在的自然现象是什么样的;怎么样,这是一个问题,我需要通过语言表达描述现在天气的状态。


虽然答案你是在一瞬间就可以得到,但是在大脑中需要经过很多步骤你才能得到答案。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


检索记忆库,找到对应的语言,没找到。嗯,真的没找到,无法理解。。。无法回答。


思考的过程就是大脑在不断的检索,组合你脑海中的信息,如果你脑海中连问题最基础的概念都不知道,你就无法继续思考。


假如说,原封不动的将爱因斯坦的脑子转移到现在这个时代,或者他穿越了。你让他去研究人工智能。他也是一脸懵逼,为什么?你能说爱因斯坦不聪明,思考不够深入吗?恰恰相反,如果爱因斯坦不聪明,他怎么可能为人类发展作出那么大的贡献呢?


最大的原因就是在于信息差。


从爱因斯坦那个年代发展至今,计算机水平突飞猛进,这源于一代一代的科技人员在研究上不断的更新迭代。


爱因斯坦虽然很聪明,但是如果你让他去研究人工智能,他也是无能为力。因为其中间科技所需要的技术理论,他可能后半辈子都学不完,更不要提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去突破,完善一种新的科技。


我们再怎么思考,也是在我们已知的知识范围内进行组合,重塑。你闷头想,想到秃顶,你都不可能思考出一个你大脑中或者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


什么是深入思考,不外乎就是思考问题的时候看的更远,看问题看的更加透彻。但是前提是你脑中的知识储备足够丰富,你才能保证你能够有思考的空间,如果你连问题都无法理解,就更别提深入思考了。


还是那句话,多看,多听,多学习,当你脑中的信息足够丰富的时候,思考自然就变得深入了。


...

01

首先想讲讲思考的时间。

你在思考这个动作上花了多少时间,很关键。

提升深度思考能力的前提,一定是增加思考时间。

但真实的情况是,大部分人为了避免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

这句话是美团的CEO王兴说的。

说明一个问题,大部分人喜欢用忙来掩盖真正的思考。

没有思考,何来深度思考?!

我们看周鸿祎平时都是怎么思考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1093624317811757056

《暗时间》的作者刘未鹏说,时间是有密度的,人的成长不是按照物理的年龄,而是自己的思维年龄,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无形中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实际意义是比别人多活很多年。

一个人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

因此,时间跟时间是不一样的,除了表面上的钟表时间,我们还有一个思维时间。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他们的时间密度比较大。

就像刘未鹏所提到的,人的成长,是由一系列的经历带来的一系列的领悟构成。成长的效率取决于我们是否不断的思考和总结。

因此,我们需要积累自己的思维时间,最大化思维时间。


02

深度思考的表现,必然是对某个问题,看得更具体。

比如做一份PPT,有人说要做到简洁,至于如何简洁,他就无法更进一步了,他没办法再具体。

但是有人就可以提出,PPT要做到简洁,就必须要有留白,怎么留白?一定要留出61.8%(黄金分割的数值)的空间,或者反过来,最多占用61.8%的空间。

你看,已经相当具体了吧。

具体,代表的是深度思考能力。

怎样看问题才能更加具体呢?

在专注的前提下,看得久了,自然慢慢能做到具体。

比如你抬头看天花板,刚开始只看到一片白,慢慢你会看到可能有裂纹,或者有蜘蛛网,再后来你可能会看到小虫子在上面飞。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从模糊到具体的过程,并且越来越具体。

所以,我们要不断的盯着问题去看,通过观察,不断深化对于问题的理解。

对于一个概念,比如学习,比如成长,比如坚持,当我们刚开始看的时候,刚开始思考的时候,可能就一个模糊的概念。

例如,"学习"这个概念,我们一般理解可能就是读书、写字、听课,但是当你思考得久了,你慢慢会发现,学习的本质是社交,你慢慢会发现耳濡目染是最好的学习,做事是最好的学习,教是更好的学习,这就代表你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越来越深入了。

当我们看到时间长了,思考得多了,体验的多了,讨论的多了,琢磨多了,体会多了,就会对这些概念有更深入的看法,就会从表面深入到本质,从水面扎到水底。

这个过程的表现,就是你看很多东西会越来越具体。


03

我们一般想事情容易零碎化,东一点西一点,没有一个逻辑性可言,有没有一种好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更有条理、更有建设性呢?

其实有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利用模型去思考。

所谓的模型思考,也就是借助一个模型、一个框架、一个结构去思考。

任何的学科,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各类模型,比如营销的4P理论、麦肯锡的7S、戴明的PDCA(戴明环),都是一种模型。

史蒂芬科维的7个习惯也是一个模型,U型理论也是一个模型,教练的GROW是一种模型,黄金圈思维也是一个模型……

麦肯锡7S
黄金圈思维模型

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也可以将我们的想法归纳、整理成一个模型、一个框架、一个结构。

其实,模型并不是专家的特权,你也完全可以。

大脑更喜欢可视化的东西,大脑的逻辑一定是结构化的,当你用结构化的东西跟大脑沟通时,它更容易操作和执行。

我们可以经常画各种模型,三角形、圆形、流程图等等,都可以,只要能够有助于你梳理自己的思考,都可以拿来使用。

你不一定要追求模型的100%的准确性,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假设的世界,哪怕如伟人牛顿、爱因斯坦的理论都是具有特定的适用性,也都是一种假设。

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假设,科学理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证伪,这就是科学的发展史。

因此,对于模型思考来说,模型只是我们借助来进行深入思考的工具,不用追求模型的完整性和100%的准确度,我们也不是搞科学研究的。

查理芒格就推崇一种“多元思维模型”,他说至少要收集上百种关乎各个学科的模型,就可以拥有一种“普世智慧”,这些模型能够提供一种背景或者框架,让我们具有看清生活本质的非凡洞察力。

因此,模型思考法是一种非常好用的思考工具,有人提到,多维度的框架思维,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04

深度思考需要你戴上一把新的眼镜,这副眼镜就是“重新认识”。

什么东西接触久了都会理所当然,夫妻之间也有七年之痒、审美疲劳,拉个手也像左手拉右手,不像初恋阶段第一次见面时那样,“心都快跳出来了”……

在知道一个东西叫什么名字之前,我们会对其保有极大的好奇心,但一旦搞清楚它是什么之后,我们就停止了探索。

比如知道这个叫“树”,这个是“水”,那个是“张三”、那个是“李四”,我们就以为我们都理解了。

每一个领域、每一个专业都是由诸多概念组成的,一般这些概念有上百个到上千个,我们只要搞清这些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联,我们就可以进入这个领域,甚至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所以,对于深度思考来说,最主要的是要打磨概念。

但我们大部分人对于某个概念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粗浅甚至错误的水平上,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认识”这个概念。

比如“知识”这个概念,到底什么是知识?知识是不是就是放在书本上、媒介上的那些文字?

如果我们好好思考这个概念,你就会知道,知识实际上是一类信息,一类什么样的信息呢?

一类现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做出决策,并且在将来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指导作用的信息。

简单讲,那些能用得上的信息才叫知识;也就是说,如果知识不能给我们带来实际价值,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决策,这就不叫知识,那些在你学习之后,让你的行为或者认知发生了改变的信息才叫知识。

因此,对于“知识”这样一个概念,我们通过“重新认识”得以进一步厘清。

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没想到”。在固有的环境和认知跑道上呆的时间久了,需要我们有更多的“重新认识”,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


比如对于市场人员来说,什么是客户?
比如对于管理者来说,怎么理解管理?
比如对于学生来说,什么是学习?
比如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什么是教育?
比如对于老板来说,什么是战略?
……


如果戴上“重新认识”的眼镜,你会看到什么??

我们要重新理解这个世界,戴上“重新认识”的眼镜。


05

如何提高深度思考能力呢?最终你还要亲自动手,刻意练习。

有一个很简单的武器,如果长期使用,一定可以提升你的深度思考能力,这个武器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字:写。

写下来和你只是在头脑里想一想,是两码事、两码事、两码事!

有时在大脑里的思考容易停留于碎片化,或者局限于某个点,借助文字,你可以一层一层的去深挖,挖出更多的东西,更具有逻辑性和体系化,能够兼顾更宏大的思考局面。

写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训练。

输入有时候都会很容易,比如看本书,翻来翻去,想看哪里看哪里,躺着看也行,坐着看也行,但是一旦要输出,要把你看到的输出出来,就未必那么容易了。你需要收摄身心,按耐住自己躁动的神经,制心一处,甚至要把自己关在书房,或者最起码也要找一个星巴克,然后打开电脑,戴上耳机,一点一点的去写,让之前所有的积累一点一点的输出出来。

输出,写出来,才是对一个人更大的锻炼。

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知识生产的过程,你开始生产属于自己的知识,生产属于自己的大道理、学问和智慧,你从一个知识消费者变成了一个知识生产者。

你开始增加自己的思考时间,你对问题的观察变得更为具体,你开始重新认识你所遇到的事物,你甚至会借助模型或框架来思考。


06

最后想表达一点,深度思考能力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深度思考能力是长期专精于某个领域,持续做事,不断刻意练习,一边行动一边思考,逐步提升的。

比如一个搞绘画的艺术家,如果跟一个搞天体物理学的人比拼深度思考能力,后者在物理学这个领域的深度肯定要高于前者,但是前者在绘画这个领域的见解肯定会高过后者。

比如,张小龙对于产品的深度理解,肯定要高于一般的产品经理,因为他的经历毕竟不同,他做到了很多产品经理所做不到的事情。

如果让张小龙发表一下对于占星学的理解,他可能也没办法做到深度思考。

因此,专注,持续在某一个领域深耕,是提升深度思考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就像巴菲特那样。


PS:辛苦写的3000字,觉得有点用的同学,欢迎给个赞支持一下...

经常有朋友问我如何做深度复盘,送你一篇我这两年在复盘上的重要心法:《这样复盘才能翻盘》。

关注公众号:虚舟老师,回复关键字“复盘”领取。

成甲在《好好思考》一书中阐述了思考问题的四个层次:

层次一:经验技巧型。这类层次主要通过实践总结来解决我们具体的问题。比如,我们常说的“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层次二:方法流程型。我们可以根据他人总结的流程化、标准化方案来思考问题。比如我们写作时,可以运用“金字塔模型”来谋篇布局。

层次三:科学原理型。我们可以利用各个学科中思考问题的方法,解释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热力学中的熵增定律,来回答“为什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

熵增定律指的是,在孤立的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作用,整个系统的混乱度会不断的增加。当我们学的东西都是孤立的,没有聚焦,没有关联,不仅会产生无效努力,还会使我们的大脑越来越混乱。

层次四:哲学视角型。这个层次主要思考问题与答案之间的思维方式,寻找更普适的底层逻辑。

大多数人都听过“刻意练习”这个概念,指的是从新手到专家,需要进行有目的的大量练习,且这些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同时还要获得有效反馈。

从哲学视角思考“刻意练习”时,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当你在学一项新技能时很受挫时,你会如何想?我的感受是自己可能没有天赋。然而“刻意练习”的提出者安德斯·艾利克斯,却认为“天才”是训练的产物。为什么他会得出这样的假设呢?此时,我们就可以找到另一个思维模型,即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我们习惯用固定型思维来思考问题,认为能力是固定不变的;而刻意练习的背后是成长型思维的结果,即人的技能可以通过有目的的练习获得。

当你在思考问题时,可以从这四个层次进行推进,但要注意一点,每个层次可有所长,选择一个或多个层次解决问题才是王道,面对不同的问题从多个层次思考,是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获得认知上的提高。

分享到: